加密货币爆雷
Eric Lee Lv999

10月10号到11号,加密市场经历了一场血洗。

比特币(BTC)从 12.6万刀 的高点暴跌至 11万刀,整个加密市场的市值在48小时内蒸发了 3000亿美金。这不是普通的技术性回调,而是一场由外部冲击引爆内部脆弱性的"完美风暴"。

打开X(推特),画风已经彻底变了。前几天还在狂欢喊"To the moon"的账号,现在满屏都是"血亏"、"爆仓"的哀嚎,各种阴谋论也甚嚣尘上。

🎓 专业术语速看

杠杆
平仓/爆仓
ETF

杠杆(Leverage):借钱交易,像用信用卡买股票。放大收益,也放大风险,一跌就全赔。

平仓/爆仓(Liquidations):价格不利时,平台强制卖出你的资产来还债。像信用卡逾期,银行拍卖你的东西。

ETF(Exchange-Traded Fund):像股票基金,但追踪加密价格。机构用它间接投资,资金进出影响市场。

一记重拳,砸在了火药桶上

这次暴跌,表面上看是宏观政策的大手突然降临。

突发警报: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10月10号突然放话,要从11月1号开始,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高达 100%的关税。消息一出,全球市场吓坏了,贸易战的恐慌瞬间蔓延,连加密矿机最关键的ASIC芯片供应链都可能受影响。

但说实话,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真正的火药桶,是市场内部早就埋好的。

  1. 杠杆玩太大了:太多人借钱炒币,开了超高倍的杠杆,整个市场里全是赌上涨的多头仓位,就等一个火星。
  2. 钱变少了:美联储那边一直嚷嚷着要加息控制通胀,美元指数(DXY)蹭蹭往上涨。这意味着市场上的热钱在减少,大家更愿意把钱换成美元这种安全资产。
  3. 大户先跑了:数据显示,比特币现货ETF出现了 5亿美金 的净流出,说明已经有机构在悄悄获利了结,卖掉手里的比特币了。

外面扔进来一个炸弹(关税政策),正好引爆了内部堆满的杠杆火药桶,一场"完美风暴"就这么来了。

周末流动性枯竭,交易所"拔网线"

整个崩盘过程,就像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,然后一发不可收拾:

  • 第一阶段:风雨欲来
    其实在暴跌前,市场已经有点不对劲了,资金费率高得吓人,明摆着杠杆已经堆积如山。关税的消息一出来,价格开始下跌,直接触发了第一波机器人的自动止损和强制平仓。

  • 第二阶段:瀑布降临
    恐慌开始蔓延。比特币在 1小时内直接砸下去12%,以太坊(ETH)和Solana(SOL)这些更是惨,跌幅奔着15-30%去了。全网的爆仓金额,瞬间飙到了 190亿美金,这是当年疫情恐慌时的20倍,简直是屠杀。

    这次爆仓偏偏赶上周末,市场交易本来就不活跃。加上币安(Binance)和 Coinbase 这种大交易所还"恰好"卡顿或掉线,很多人想补仓救不了,想提币也提不走。交易盘口瞬间被砸穿,价格就像自由落体一样往下掉。

  • 第三阶段:余震不断
    虽然比特币后来稍微反弹回了12.1万美金,但很多小币种直接被腰斩,甚至跌了99%快归零了。X上各种"交易所拔网线"、"背后有黑手"的说法传得沸沸扬扬,散户们彻底吓破了胆,开始不计成本地抛售,进一步加剧了下跌。

这一课,代价有点大

有人说,加密市场就像一个永动机,靠着贪婪和恐惧的循环往复运转。这次暴跌,不过是又一次从极度贪婪摆向极度恐惧的钟摆。

现在的问题是:这次清洗过后,市场会迎来健康的V型反弹,还是进入漫长的寒冬?

答案或许要看两个关键变量:美联储下周是否会释放鸽派信号,以及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是否真的会落地。如果两者都往最坏的方向发展,比特币恐怕要去测试 10万美金 这道心理防线了。

但话说回来,加密市场从来不缺戏剧性。也许下周,我们又会看到一篇标题为《比特币三天暴涨20%,多头绝地反击》的文章。

写在最后: 加密世界永远不缺故事,但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,这次血的教训再次提醒我们:不要加杠杆,不要满仓,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。活下来,才有资格见证下一轮周期。

Powered by Hexo & Theme Keep
This site is deployed on